买固态硬盘先看接口 盘点主流接口

现在机械硬盘在性能和轻薄性上已经全面落后,成为了桎梏电脑性能的最大元凶。现时越来越多的性能取向的台式电脑、轻薄型笔记本都能看到固态硬盘的身影。升级固态硬盘也就成为提升旧电脑性能的一大捷径。

初期固态硬盘性能尚在起步阶段,SATA接口要应付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还有一点余裕,不过现在SATA 3.0 接口最高6Gbps的带宽已经满足不了固态硬盘越来越凶猛的性能,而且现在电脑的接口多样化,所以买固态硬盘前一定要先看接口,现在就来盘点一下各式各样的硬盘接口。

IDE接口:

(IDE接口硬盘 图片来自网络)

IDE接口可以说是老古董了,块头大、插拔费劲,现在只有在台式电脑才能看见。Ultra DMA 6下的最高带宽只有133MB/s,这个带宽在现在已经是不能用的级别了,但仍然有些厂商用来接光驱,主流硬盘厂商基本上都停产了IDE接口的机械硬盘,首富家上可以买到小容量的IDE接口固态硬盘,适合喜爱玩老爷机的用户。

SATA接口:

(SATA接口硬盘 图片来自网络)

SATA接口的出现非常符合“长江后浪推前浪、前浪死在沙滩上”这句话,相对IDE接口,SATA接口有着无可比拟的性能,SATA 1.0对应1.5Gbps的带宽、2.0则是翻倍、3.0带宽再翻番。加上SATA接口的体积和设计更加方便插拔,自从装过带SATA接口的主板之后,小编是再也不想碰只有IDE接口的主板了。现在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已经突破了主流SATA 3.0的带宽,更新的标准现在还没大面积普及,所以不建议性能控选择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。

mSATA接口:

(mSATA接口硬盘 图片来自网络)

现时的笔记本越做越轻薄,机械硬盘厚度也从9.5mm减到了7mm,但这依旧无法满足轻薄的需求。mSATA是SATA接口的小型化方案,采用这一接口的固态硬盘直接去掉了外壳,一片承载着各种芯片的PCB板直接插在主板之上,最大限度降低了硬盘的厚度。短短的身材在容量上没有多大的优势,很快就被后来的M.2取代了。

PCI-E接口:

(PCI-E接口硬盘 图片来自网络)

任何技术都有起步、成熟、辉煌的阶段,现在PCI-E接口也是一颗大红大紫的明星,除了垄断显卡接口之外,PCI-E接口亦是高性能台式机加装固态硬盘的首选接口。PCI-E的带宽速度之高,完全可以秒杀SATA接口,即使是最新的SATA 3.2规范有16Gbps带宽,仍然不及PCI-E 3.0 x4的一半,而且未来还会有PCI-E 4.0规范出来。PCI-E硬盘不支持做启动盘的问题也早已解决,绝对是高富帅必备。

M.2接口:

(M.2接口硬盘 图片来自网络)

M.2接口是最近开始兴起的一种接口,根据固态硬盘控制器的不同,分别有SATA控制器和PCI-E控制器两种,无论采用那种控制器,采用这一接口的都是轻薄化取向的产品,以上图为例,金手指上有两个缺口(支持B Key 和 M Key)的固态硬盘可以发挥PCI-E 3.0 x4的带宽潜力。M.2接口的产品可长可短,造型和容量都比较灵活,但全高和半高不可以弄混。

U.2接口:

(U.2接口硬盘 图片来自网络)

跟M.2名字很像的U.2接口是针对台式机的方案,接口形式融合了SATA和SAS,支持PCI-E 3.0 x4,最大带宽达到32Gbps。不过这个接口太新、目前支持的产品较少,和PCI-E接口的产品竞争没有太大的优势。

总结:

用一句话来形容上面各个接口就是:IDE上古产物、SATA英雄迟暮、mSATA昙花一现、PCI-E性能之王、M.2明日之星、U.2前景未知。如果是条件支持、又有充足预算的话,强烈建议性能控们选购PCI-E接口或者M.2接口的固态硬盘,如果只是想改善日常的使用体验,大可以选择成熟多样的SATA接口产品,便宜得来又方便安装。

版权声明:

作者: freeclashnode

链接: https://www.freeclashnode.com/news/article-3524.htm

来源: FreeClashNode
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免费节点实时更新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归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