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 的“通道”是什么?它到底有啥用?

在 Photoshop 右侧的图层界面旁,有一个神秘的“通道”界面。

或许你从来没有打开过它,就算打开过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它,但它其实真的挺有用的,尤其是在后期修图调色和制作选区方面。

今天要为您讲解的,就是关于通道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技法,觉得有用的话记得分享一下哦~


1. 通道是什么

在电脑中,计算机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去储存和描述数码图像。而通道就是一种用灰度图来描述数字信息的方式。

一个通道通常如下图那样,是一个黑白图像(灰度图像)。通道图上的每个像素,都对应了一个 0-255 的灰度值:


如果是一张黑白照片,那么我们用一个通道就能描述这张照片的所有信息;但如果是彩色图像,就需要多个通道,才能完整的描述其色彩信息。

计算机为了描述色彩,有 RGB、CMYK、HSB、LAB 等多种模式。如果用 RGB 的色彩模式,计算机就需要 R(红)、G(绿)、B(蓝)三个通道来储存色彩信息。

以下图为例,可以看到图中有一个红色的圆,其 RGB 色彩值是(200,100,50):


用 PS 把它打开,在右下角“图层”面板的右侧,就是“通道”面板。

对于 RGB 色彩模式下的图像而言,一共有红、绿、蓝 3 个基础通道,和一个 RGB 混合通道。混合通道是基础通道通过一定的算法混合形成的,方便我们进行后期编辑。


接下来我们可以依次点击预览一下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,看看它们仨有啥不一样。

下面这张就是红色通道中储存的灰度图,可以看到圆形处的灰度值为 200,其实就是代表了圆形处色彩(200,100,50)中的 R 值200:



下面这张是绿色通道中储存的灰度图,可以看到圆形处更深了,其灰度值变成了 100,因为它代表了圆形处色彩(200,100,50)中的 G 值 100:



下面这张是蓝色通道中储存的灰度图,圆形处显得更黑,亮度值为 50,储存了圆形处色彩中的 B 值 50:



简而言之,通道就是用来储存照片某些信息(比如亮度、颜色分量、不透明度等等)的灰度图。RGB 模式下,图像有红、绿、蓝三个基本通道。

2. 通道的应用

通道的主要应用有两个,分别是调色和建立选区。

  • 通道调色


由于 RGB 模式下,各个通道实际上是储存了不同颜色分量上的信息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改变通道的方式,调整照片的色彩。

因为通道是一种灰度图像。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蒙版(选区)其实也是一种灰度图像。那么我们也可以把通道转换为蒙版(选区),在一些情况下实现更高效快捷的局部选择。

我们以这张图为例:


如果我想把上图的整体色调往橙红色的方向调,让它更有“秋意”,该怎么办呢?

红色通道储存了照片中色彩 R、G、B 中的 R 值,因此提亮红色通道,相当于提高照片中所有颜色的 R 值,增加红色。

所以我们可以单独选择红色通道:


然后选择“图像-调整-曲线”,对曲线进行提亮,红色通道就被提亮了:



这样照片就会更偏红色,呈现出橙黄色调:



PS 里还有其它专门利用通道进行调色的工具,如通道曲线、通道混合器等,在上图的基础上再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调整,“秋意”的感觉会进一步增强。

至于这些通道调色工具的具体用法,以后会再单独开专题慢慢说~


  • 建立选区


除了调色,通道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用来建立选区。因为不同的通道,其灰度图像是不一样的。同样一个边缘,会在不同的通道中显示出不同的反差,我们可以寻找反差最大的那个通道来建立选区。

比如下面这张照片,如果我想把天空单独选出来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借助通道的帮助:


首先查看红色通道,发现树木和天空的对比不明显,所以并不适合建立选区:


再看看绿色通道,绿色通道中天空和树木反差更强了,已经可以用来建立选区:



不过我们再来看看蓝色通道,蓝色通道中天空很亮,树木很黑,天空和树木反差最大,最适合用来建立选区。


如果你在试图建立选区时发现主体和背景的反差不明显,打开 RGB 通道单独看看,说不定就会有惊喜唷!

3. 通道-选区-蒙版的转化

通道,选区和蒙版之间,是可以相互转换的,接下来我们继续以这张照片为例,讲解如何把通道转换为选区,并进一步生成对应的蒙版。



点击进入“通道”面板,默认选择的是全部通道:



前面我们已经试验过,蓝色通道中天空和树木分离效果最好,所以我们鼠标左键,点击选取蓝色通道:



要把蓝色通道转换成选区,只需要按住键盘上的“Ctrl”键,同时鼠标左键点击蓝色通道:



此时画面中显示出蚂蚁线,我们已经顺利的把通道转换为选区:



重新用鼠标左键,点击 RGB 通道前的方框,就可以回到正常的全部通道预览模式:



将选区继续转换为图层蒙版,一共有以下 3 种情况:

  • 转化为新建调整图层的蒙版


PS 在新建曲线、色阶、可选颜色等等调整图层的时候,会自动对其建立蒙版。如果没有选区,会自动生成白色蒙版。如果已经加载选区,会自动生成选区对应的蒙版。



比如在刚刚已经获得蓝色通道选区的情况下,我们新建曲线调整图层。



选区就被自动创建成了曲线的图层蒙版,这个蒙版的灰度图和蓝色通道一模一样,树木区域是深灰色,基本不会受曲线调整影响。天空部分是浅灰色,会受到曲线调整作用。



我们不妨试着在曲线上建一个点,进行提亮。可以看到画面中只有天空被提亮,地景几乎不受影响。



  • 普通图层上的蒙版


有时,你可能需要把蒙版添加到一个普通图层上面。



在没有选区的时候,点击画面右下角的“添加图层蒙版”按钮,会自动生成白色蒙版。在已有选区的情况下,点击画面右下角的“添加图层蒙版”按钮,会自动生成选区对应蒙版。



  • 对已有蒙版进行替换


最后一种情况,是要添加蒙版的图层已经有一个蒙版了,要对已有蒙版进行替换。



这种情况也很简单,鼠标右键点击要替换的图层蒙版图标,在菜单中选择“删除图层蒙版”。



删掉图层蒙版后,这个图层就变为没有蒙版的状态了。之后的操作和上一种情况一模一样了,在加载选区的情况下,添加图层蒙版,选区就会转换为蒙版。



除了通道可以转换为选区之外,选区也可以转换成通道进行储存。我们用其他工具如快速选择工具建立的选区,可以储存在通道中,以备再用。



在已有选区的情况下,进入通道面板,点击下方第二个图标“将选区储存为通道”。



这样通道面板中就会新生成一个 Alpha 通道来储存选区。

之所以叫做 Alpha 通道,是因为这个通道不同于照片自带的 R、G、B 色彩通道,并不会影响照片的色彩显示。Alpha 通道只是一种用来储存选区的方式。



按住 Ctrl 键的同时点击 Alpha 通道,或者用通道面板下方的第一个图标,可以把 Alpha 通道重新转换为选区。

4. 通道/蒙版的修改和提纯

最后再来演示一下,如何对生成的蒙版区域进一步修改,得到更准确的选择。比如前面演示的这个蒙版为例:



按住 Alt 键,同时点击图层蒙版图标,可以切换到蒙版预览模式。此时照片栏会从显示彩色照片,改为显示图层所携带的蒙版。接着进入“图像-调整-曲线”工具。



选择曲线的抓手,吸取画面的天空部分,然后上提曲线。此时蒙版的天空部分就会变亮(当然因为现在曲线上只有一个点,所以上提这点整个曲线都会上提,整个蒙版都变亮)。



再用抓手吸取画面的树干部分,往下压曲线,这样蒙版中的树木部分就变得更黑了。通过曲线的两步操作,天空部分更白,地景部分更黑,选区就选的更加准确了。

我们通过将蓝色通道转换为蒙版,并进一步的强化蒙版反差,就得到了仅仅选择天空部分的精细蒙版。



通道、蒙版除了可以用曲线工具来修改之外,还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来修改。而我们常说的亮度蒙版,其实就是对通道进行进一步计算生成的,我们会在后面的教程中和大家进一步分享。

解密V2Ray穿梭节点:从原理到实战配置的全方位指南

引言:为什么选择V2Ray?

在数字围墙日益严密的今天,网络自由与隐私保护成为刚需。传统VPN虽能突破限制,却常因速度慢、易被识别而体验不佳。V2Ray作为新一代代理工具,凭借其模块化设计、多协议支持和智能路由等特性,正在重塑网络加速的格局。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V2Ray穿梭节点的技术内核,并提供从安装到优化的完整实战手册。


一、V2Ray穿梭节点的技术解析

1.1 本质:不只是简单的代理

V2Ray本质上是一个模块化网络代理工具链,其核心在于:
- 动态端口分配:通过"VMess"协议实现每次连接更换端口,规避流量特征检测
- 协议伪装:可将流量伪装成正常HTTPS流量(WebSocket+TLS)或HTTP/2流量
- 多路复用:单个TCP连接承载多个数据流,显著降低建立连接的开销

1.2 与传统VPN的三大差异

| 特性 | 传统VPN | V2Ray穿梭节点 |
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 流量处理 | 全流量隧道 | 智能分流(可精确到域名/IP)|
| 协议支持 | 通常仅OpenVPN | 支持VMess/Socks/Shadowsocks等|
| 抗封锁能力 | 依赖IP轮换 | 内置TLS+WebSocket混淆|

典型案例:当访问Netflix时,V2Ray可自动将视频流量直连,而将API请求走代理,既节省带宽又避免触发地域限制。


二、从零开始的配置实战

2.1 环境准备(以Windows为例)

  1. 客户端选择

    • 图形界面推荐:Qv2ray(已停止维护但稳定)/ V2RayN
    • 命令行首选:官方Core + v2rayA管理面板
  2. 配置文件解剖
    json { "inbounds": [{ // 本地监听设置 "port": 10808, "protocol": "socks", "settings": {"auth": "noauth"} }], "outbounds": [{ // 服务器连接设置 "protocol": "vmess", "settings": { "vnext": [{ "address": "your_server.com", "port": 443, "users": [{"id": "uuid-generator"}] }] }, "streamSettings": { // 关键传输配置 "network": "ws", "security": "tls", "wsSettings": {"path": "/your-path"} } }] }

2.2 高阶配置技巧

  • 分流规则:通过routing字段实现
    json "routing": { "domainStrategy": "IPIfNonMatch", "rules": [{ "type": "field", "domain": ["geosite:netflix"], "outboundTag": "direct" // 奈飞直连 }] }
  • **速度优化参数:
    • "kcpSettings": {"mtu": 1350, "tti": 20} // 高丢包环境下提升30%吞吐量
    • "httpSettings": {"host": ["your-cdn.com"]} // 伪装成CDN流量

三、安全加固与性能调优

3.1 安全黄金法则

  1. TLS证书验证:务必开启"allowInsecure": false防止中间人攻击
  2. 动态ID机制:使用alterId=0配合V2Ray v4.28+版本消除时间戳特征
  3. 防火墙配合:设置仅允许outbound连接至常用端口(443/80)

3.2 速度瓶颈突破方案

  • 协议组合测试
    mermaid graph LR A[高延迟网络] -->|TCP+HTTP/2| B(视频流畅) C[高丢包网络] -->|mKCP| D(游戏低延迟)
  • 服务器优选策略
    • 电信用户优先选择CN2 GIA线路
    • 移动推荐香港CMI节点
    • 使用ping -t测试持续稳定性

四、常见问题深度解答

Q1:为什么推荐VLESS而非VMess?

VLESS作为VMess的简化版,去除加密环节(依赖TLS层),在同等配置下可提升15%-20%吞吐量,尤其适合4K视频传输。但需注意:
- 必须配合XTLS实现完整安全链
- 服务端需v4.33.0+版本支持

Q2:企业级部署有哪些注意事项?

  1. 通过API动态管理用户(/usr/bin/v2ray api
  2. 使用Docker部署时注意--net=host模式避免NAT性能损耗
  3. 日志建议输出至Syslog并设置logrotate

结语:V2Ray的技术哲学

V2Ray的精髓在于其协议抽象层设计——将网络传输、路由决策、加密解密等模块解耦,这种架构使得它既能适应今天的网络环境,又为未来的协议演进预留了空间。正如开发者Project V所言:"我们不是在造轮子,而是在打造适应黑暗森林的生存工具。"

技术点评
V2Ray代表了代理技术从"隐蔽突破"到"协议融合"的范式转变。其创新性在于:
1. 将抗检测能力从IP层提升至应用层(如模拟Cloudflare流量)
2. 首次在代理领域实现真正的协议民主化(支持自定义传输层)
3. 通过XTLS技术突破TLS握手性能瓶颈,实现加密与速度的完美平衡
这种技术路径,或许预示着未来网络工具将更趋向于"协议隐身衣"的发展方向。

版权声明:

作者: freeclashnode

链接: https://www.freeclashnode.com/news/article-2414.htm

来源: FreeClashNode
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免费节点实时更新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归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