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绝踩坑,分享我安装win11和Ubuntu双系统的虐心过程

【前言】首先阐明一下,我为什么要安装Ubuntu以及win11双系统。最近,我一直在自学python编程,马上开始学习python爬虫时,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python编程最好是linux环境,尤其是爬虫等网络编程,并且程序员都是使用linux操作系统工作。首先网络服务器绝大多数都是部署在linux系统之上,服务器版linux很流行;其次是linux相比windows系统要纯净、安静得多,现在确实都厌烦了国内混乱不堪的互联网应用,各种弹窗广告、木马、恶意代码、流氓软件等等,让人防不胜防、咬牙切齿,使用windows系统的电脑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!基于这些,我也想假装一下程序员,感受一下专业的滋味,经过一番考察,决定安装比较流行的linux发行版Ubuntu桌面版。

一、下载Ubuntu光盘镜像文件

初次使用linux系统,感觉比较新鲜,因此想体验一下完整独立的Ubuntu系统,而不想使用虚拟机安装,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安装双系统。话不多说,直接百度Ubuntu下载,搜索页面第一个就是Ubuntu的官方下载网站,点击进入出现以下画面:

页面中一共有7项下载内容,逐项了解一下,确定第一项就是我要下载的桌面版,直接点击进入,来到最后下载界面:

在这里可以看到,当前最新版是22.04.1 LTS,LTS是长期支持版本,免费安全维护更新5年,点击下载光盘镜像文件到硬盘,文件大小为5G多。

二、制作USB启动盘

首先找一个8G以上的U盘,如果有重要资料需要事先备份,因为U盘会被自动格式化。打开USB启动盘专业制作工具Rufus,点击“选择”按钮,选择刚才下载的光盘镜像文件,然后所有选项就自动设置好了,点击开始完成制作。由于界面和操作很简单,这里就不再配图了。

三、准备硬盘空间

由于硬盘事先都分配给了win10,为了不影响原来win10的使用,我采取了网上有人讲解的办法——压缩磁盘空间。从这里开始,头脑就得保持清醒,操作就得谨慎了!

首先在桌面上的“我的电脑”或“此电脑”上右键,点击“管理”,调出“计算机管理”界面。再点击“磁盘管理”,界面如下:

找一个剩余空间较大的分区,右键选择“压缩卷”,界面如下:

输入你想分配给Ubuntu的空间数量,然后点击“压缩”按钮。压缩完成后,会出现一块未分配的空间,就是刚刚压缩出来的,用来安装Ubuntu系统。

四、安装Ubuntu系统

插入USB启动盘,重新启动电脑,选择从U盘启动,进入下图这样的引导画面。这里一定要注意谨慎选择,尤其是英文不好的人,我就是在这里翻的车!

我当时也没仔细研究,看到第一项是Install,就直接回车安装。进去后发现界面都是英文,并且没有网上说的中文彩色图形安装界面。按照自己的理解点选选项,然后系统开始安装,先后又有几次选项,费了半天劲也没出现预想的画面!这时我开始心虚冒汗了,决定不再继续安装,按下电脑电源复位键,重新启动了原来的win10系统。看到桌面上一个又一个的失效快捷方式,我傻眼了!打开“我的电脑”,我哭了!我原来的D盘、E盘和F盘全都没了,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C盘!经过一番研究,我知道我电脑上那几个分区被Ubuntu给占用了,因为在刚才安装Ubuntu时,安装位置我没有选择通过压缩磁盘得到的那个空闲位置,而是选择安装在了DEF盘所在的硬盘,分区都被更改了,之所以C盘得以保存,是因为C盘在另一块独立的固态硬盘上!

至此,我的电脑系统彻底被破坏,失去的DEF几个分区里面的重要资料都没了,还遗留着未安装完Ubuntu的系统分区。逼上梁山,只能把电脑全新重做系统了!因此,我决定开始重新安装win11和Ubuntu双系统。

五、win11和Ubuntu双系统

有了上面的经历和经验,这次操作起来可以说得心应手了!刚才的Ubuntu系统U盘不用动,再找一个8G以上U盘,下载安装深度启动盘制作工具,制作好win11的USB启动安装盘。首先安装win11,都是全自动,不必细说。重点是在分区时要选择手动创建分区,一定要给Ubuntu预留一块空闲空间,暂时不用格式化,在后面安装Ubuntu时会自动格式化。

win11能够正常启动后,再把Ubuntu的启动盘插上,重新启动电脑,选择U盘启动,再一次来到了那个引导画面:

这次我毅然选择了第二项——安全图形模式,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彩色图形安装界面。

比较直观的几个选项画面我就不多说了,其中“更新和其他软件”页面里,我选择了“正常”安装,没有选择“最小安装”,因为我的无线网卡不能被识别,就是说不能上网,所以当时没有勾选下面的更新选项。

最重要的画面来了,就是导致我的win10分区丢失的地方,一定一定要选择好!这就是“安装类型”选择,请看下图。

敲黑板划重点——这里一定要选择“其他选项”,选择上面两个选项都可能会把windows系统的分区破坏。然后,在接下来的安装位置选择这里一定要选择“空闲”分区,一定要看好,见下图。

这一步通过后,就没有悬念了,开始正常安装,包括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。然后的然后,你就看到Ubuntu的庐山真面目了!

六、双系统引导菜单

双系统全部正常安装使用后,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默认的双系统引导菜单第一项是Ubuntu,而我经常使用的还是win11,在出现引导菜单时稍不留神系统就会自动进入默认选项,因此需要更改一下顺序。由于是先安装了win11后安装的Ubuntu,所以引导菜单是由Ubuntu形成的,这就需要在Ubuntu里修改配置信息,修改方法如下:

1、进入ubuntu系统,按住Ctrl+Alt+T键,打开命令终端。

2、输入命令:sudo gedit /etc/default/grub,打开grub文件。其中第6行代码是:GRUB_DEFAULT=0,0就表示是默认启动第一项,因为引导菜单的项目号是从0开始的。而我的win11启动项排在第5个位置,也就是说win11的启动项目号是4,所以把0改成4后保存。

3、输入命令:sudo update-grub,更新grub的配置文件。

再次重启电脑,你会发现上面这种更改,并不是调整了启动项的位置,而是把高亮选择条默认放在了win11启动项上,这样如果几秒钟内你不按任何键,就直接启动win11系统了。

至此,我的win11和Ubuntu双系统就正确安装了。可能有些地方我自己理解和分析的不对,但这是我自己边上网学习边摸索出来的一点经验,分享出来让一些跟我有相同需求的人有所借鉴,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!

深入解析V2Ray脚本运行故障:从排查到修复的全方位指南

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中,网络自由与隐私保护已成为许多用户的迫切需求。V2Ray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代理工具,凭借其灵活的配置和高效的传输性能,赢得了全球范围内技术爱好者的青睐。然而,即便是最优秀的工具也难免会遇到运行问题,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V2Ray的用户来说,脚本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尤为常见。本文将系统性地剖析V2Ray脚本运行失败的各类原因,并提供详尽的解决方案,帮助您快速恢复V2Ray的正常工作状态。

V2Ray技术概述与脚本功能解析

V2Ray项目诞生于2015年,最初是为了解决传统代理工具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局限性而设计。它采用了模块化架构,支持多种协议(如VMess、Shadowsocks、Socks等),能够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自动选择最优的传输方式。与同类工具相比,V2Ray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高度可定制性,这使得它能够在网络审查严格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稳定的连接。

V2Ray脚本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这些自动化脚本通常由社区开发者编写,主要功能包括:

  1. 一键式安装与配置:简化了复杂的安装过程,用户无需手动下载和配置各个组件
  2. 服务管理:提供启动、停止、重启V2Ray服务的便捷命令
  3. 版本更新:自动检测并升级到最新版本的V2Ray核心程序
  4. 配置管理:支持生成、修改和备份配置文件
  5. 日志监控:实时查看运行状态和错误信息

脚本运行失败的深度诊断

当您遇到V2Ray脚本无法执行的情况时,系统往往不会给出明确的错误提示,这使得问题排查变得尤为困难。基于大量用户案例和技术支持经验,我们可以将这些故障归纳为以下几大类:

权限与执行环境问题

在Linux系统中,权限问题是最常见的脚本执行障碍。与Windows不同,Linux默认不会赋予脚本文件执行权限,这导致许多用户双击或直接输入脚本名称时遭遇"Permission denied"错误。

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使用chmod +x命令赋予执行权限,还需要注意: - 检查脚本的shebang行(如#!/bin/bash)是否正确 - 确认当前用户对脚本所在目录有读取权限 - 如果脚本需要写入系统目录,可能需要root权限

更专业的做法是使用ls -l命令查看文件权限,并使用sudo提权执行: bash ls -l v2ray_install.sh sudo ./v2ray_install.sh

依赖缺失的系统级影响

V2Ray脚本往往依赖于系统基础组件,这些依赖关系可能包括: - curl/wget:用于下载安装包和配置文件 - unzip:解压下载的压缩包 - systemd:管理系统服务 - iptables:配置网络规则

在基于Debian的系统上,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一次性安装常见依赖: bash 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install -y curl wget unzip iptables systemd

对于CentOS/RHEL系统,则需要: bash sudo yum install -y curl wget unzip iptables systemd

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精简版系统(如Docker容器中的Alpine Linux)可能缺少必要的库文件,这时需要考虑更换基础系统或手动安装缺失的组件。

网络连接的多维度检测

V2Ray脚本通常需要访问GitHub等外部资源下载安装包,在网络受限的环境中,这种外部连接可能会失败。全面的网络诊断应包括:

  1. 基础连通性测试bash ping -c 4 google.com

  2. DNS解析检查bash nslookup github.com

  3. HTTP访问测试bash curl -v https://github.com

  4. 端口可用性验证(特别是对于代理环境): bash telnet github.com 443

如果发现网络问题,可以尝试: - 更换DNS服务器(如使用8.8.8.8或1.1.1.1) - 检查系统代理设置 - 临时关闭防火墙测试(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udo ufw disable

脚本自身的潜在缺陷

开源脚本虽然便利,但也可能存在各种问题。专业的排查方法包括:

  1. 语法检查bash bash -n script.sh

  2. 调试模式运行bash bash -x script.sh

  3. 版本兼容性验证:检查脚本是否支持当前系统版本

  4. 代码审计:仔细阅读关键部分的逻辑,特别是涉及路径、权限和网络操作的部分

对于不可信的脚本,建议先在测试环境中运行,或使用容器技术隔离执行。

高级故障排除技巧

当基础检查无法解决问题时,需要采用更深入的排查方法:

系统日志分析

Linux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日志工具,可以帮助定位问题根源: bash journalctl -xe --no-pager | grep v2ray 或直接查看V2Ray的专用日志: bash tail -f /var/log/v2ray/error.log

资源限制检查

系统资源限制可能导致脚本异常: bash ulimit -a # 查看当前限制

特别是nofile(打开文件数)限制,对于高并发的代理服务尤为重要。

环境变量影响

某些环境变量可能会干扰脚本执行: bash env | grep -i proxy # 检查代理设置

安全模块干扰

SELinux或AppArmor等安全模块可能会阻止V2Ray的正常操作: bash sestatus # 检查SELinux状态 sudo setenforce 0 # 临时关闭(仅用于测试)

配置文件的精细调整

V2Ray的核心配置文件/etc/v2ray/config.json是其运行的关键。常见的配置问题包括:

  1. JSON格式错误:使用jq工具验证格式: bash jq empty /etc/v2ray/config.json

  2. 端口冲突:检查端口是否被占用: bash ss -tulnp | grep <port>

  3. 协议不匹配:确保客户端和服务端使用相同的传输协议

  4. UUID/ID错误:验证用户ID是否一致

性能优化与长期维护

解决脚本运行问题后,还应考虑以下优化措施:

  1. 设置自动更新:创建cron任务定期检查更新
  2. 日志轮转:配置logrotate防止日志文件过大
  3. 监控告警:集成Prometheus等监控工具
  4. 备份策略:定期备份关键配置文件

专家点评

V2Ray作为一款先进的网络工具,其强大功能背后是相对复杂的技术实现。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脚本运行失败的各类场景,从基础的权限问题到深度的系统级排查,形成了完整的故障处理知识体系。

特别值得赞赏的是,本文不仅提供了"怎么做"的具体命令,还解释了"为什么"的技术原理,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非常有助于读者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。对于网络代理这类涉及隐私和安全的技术,理解底层机制比单纯复制命令更为重要。

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读者: 1. 保持系统和V2Ray版本的及时更新 2. 在修改配置前做好备份 3. 逐步养成查看日志的习惯 4. 在测试环境中验证重要变更 5. 参与社区讨论,分享经验与解决方案

网络技术的世界日新月异,唯有持续学习和实践,才能在这个领域保持竞争力。希望本指南能成为您V2Ray之旅的得力助手,助您畅通无阻地探索互联网的无限可能。

版权声明:

作者: freeclashnode

链接: https://www.freeclashnode.com/news/article-3509.htm

来源: FreeClashNode
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免费节点实时更新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归档